加入收藏 設(shè)為首頁 手機客戶端
  • 任務(wù)我的任務(wù)
  • 只看樓主 | 倒序閱讀 | 使用道具 | 瀏覽器收藏 | 打印 [聚焦溧陽]百年油坊風云錄——從晚清碼頭街“老油坊”到今天的“正昌油廠”
    • 173686閱讀
    • 89回復(fù)

    [聚焦溧陽]百年油坊風云錄——從晚清碼頭街“老油坊”到今天的“正昌油廠”[復(fù)制鏈接]

    樓層直達

    關(guān)注Ta 發(fā)消息

    貴賓 
    發(fā)帖
    31676
    精華
    38
    金幣
    133104
    威望
    7805
    貢獻值
    37856
    銀元
    29634
    注冊時間2012-01-01

    樓主   發(fā)表于: 2022-08-25 08:44   , 來自:江蘇省蘇州市 移動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百年油坊風云錄 d"Zyc(Jk 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從晚清碼頭街“老油坊”到今天的“正昌油廠” I8YCXh  
    dyohs_  
    %8d]JQ  
       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溧陽碼頭街到了上世紀初的晚清,已是蘇浙皖三省交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,也是宜興、金壇、溧水、句容、廣德、郎溪、高淳等周邊縣市商品的主要交易地,更是上海、南京、無錫、蘇州、常州、鎮(zhèn)江、杭州等外地客商獲取溧陽土特產(chǎn)和商品的主要交易市場。這條有著明清風格、古色古香、繁華熱鬧的碼頭大街有著“小上!焙汀靶o錫”之稱。而在晚清民初年間在碼頭街板橋浜誕生的“振昌油坊”,可以說當年溧陽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迄今為止,上了年紀的人都叫其為“老油坊”,如今當年的“老油坊”歷經(jīng)百年的發(fā)展,已經(jīng)成為中國正昌集團的支柱產(chǎn)業(yè),昔日的“老油坊”歷經(jīng)百年風云,現(xiàn)更名為“溧陽市正昌油脂有限公司”(即正昌油廠),跨入了蘇南地區(qū)的大油廠之列。   \l`{u)V  
    bL+}n8B  
    Q\btl/? 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Z2cC# 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_6g(C_m'T?  
       晚清的碼頭街商鋪林立,車水馬龍。在街西的雙橋堍,胥渚村的例貢、鹽道官員狄學蘇的兒子狄佑人開了一家規(guī)模很大的“萬瑞福木行”,另外他還開了商店、錢莊和企業(yè),那時狄佑人在溧陽城有“狄半城”的綽號。狄佑人下面有幾位同父異母的兄弟,即狄愛人、狄素人、狄懷人,他們很有個性,善于思維和經(jīng)商,不想在哥哥佑人企業(yè)里待著,要另找出路創(chuàng)業(yè)。在母親龔氏的支持和父親的同意下,幾經(jīng)考察,最后在碼頭街板橋浜地段買地建房開了一爿豆腐坊。那時,胥渚所在的泓口一帶是溧陽城西北近郊,與碼頭街緊密相連,屬水鄉(xiāng)圩區(qū),河網(wǎng)交織,水陸兩便,往來商賈、行人多在此休憩;主業(yè)務(wù)農(nóng),兼做豆腐作坊,故有“泓口聲名著,絲弦油豆腐”之說。 P>03 DkbB  
       開在碼頭街板橋浜的狄家豆腐坊西距大哥狄佑人開的“萬瑞福木行”約一百多米,東距安徽績溪徽商汪渭泉開的“汪德隆醬園”不到百米,生意地段非常理想。經(jīng)過一番努力,價廉物美的狄氏豆制品幾乎占領(lǐng)了溧陽城的大半壁江山。但上街頭汪德隆的生意也好得出奇,搞得狄氏兄弟心里“癢爬爬”的,不久,兄弟幾個一商量,決定投入資金開辦醬園。在此之前大哥佑人也入股,拿出資金支持幾個弟弟。這樣愛人、素人、懷人三兄弟加上佑人三個兒子信之、緘之、錫之合股經(jīng)營,狄愛人為法定代表,狄素人主持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,商號取名:“振昌”,即為“振興”“昌盛”之意。1913年(民國二年),狄愛人出任溧陽商會會長 。 x@[6u  
       到了民國四年(即1915年)愛人、素人又有了新的發(fā)展,在豆腐、醬園的基礎(chǔ)上增加了榨油業(yè)務(wù),開辦了振昌油坊。并于民國五年(1916年),安裝了16匹馬力火油機,以兩軋兩磨兩副灶,即配備了蒸灶、軋輥和石磨等設(shè)備。從1915年到1923年,振昌油廠有榨油工人二十三人,兩副灶,兩班制生產(chǎn),每副灶每一班蒸餅工二人,榔頭工一人,燒火打雜一人,拷車出油一人,合五人為一班,兩副灶四班共二十人。另外,軋滾工人三人,生產(chǎn)的餅屑可供給一副灶兩班生產(chǎn)的需要,這樣的勞動組合制度,每天可耗原料達二萬斤。 7<Y aw,G  
       當年的“振昌油坊”也和其他碼頭街的大作坊一樣,是“前店后坊”的經(jīng)營模式,寬敞的店堂不但經(jīng)營著各種豆制品和醬醋產(chǎn)品,更是陳列和出售著剛剛生產(chǎn)出來香噴噴的豆油和豆餅。每天門市營業(yè)額可達千元大洋以上。尤其是生產(chǎn)的黃豆油于民國十年(1921年)、民國十五年(1926年)在江蘇省地方物品展覽會上兩次獲獎。民國七年(1918年),江蘇省商會第二次聯(lián)合會在省府召開,“振昌油坊”的狄愛人三兄弟代表溧陽參加了會議。 z*9 ke  
    r